炒股配资合法平台
网络股票交易平台 过去一年,混得好的信托经理都在做什么?
来源:用益观察网络股票交易平台
这些年,信托行业流行一句话,年年难过年年过。春节过后,信托经理们又要开始为新一年的业绩发愁了。在卯足干劲儿之前,先要明确战略方向。让我们看看,过去一年,业绩好的信托经理们到底在做什么。
随着大环境和监管政策的转变,这些年围绕信托的关键词无非是转型和创新。许多团队在应对风险项目的同时,开始大量的业务转型、技术升级,标品、不良资产投资取代了过往的非标业务,但业绩上却远远无法填补地产业务的空缺。几年折腾下来,大家懵然发现,混得最好的,竟然是那些所谓的不求创新的“半躺平”团队。
而“半躺平”就是坚守平台业务的非标团队。这看似偶然,但逻辑上却是必然。
第一,从风险角度看,平台业务可以说是所有主动管理业务的最后一道屏障。如果连强势区域的平台业务都出险,那必然是出现了巨大的系统性风险,所有业务的风险壁垒都将被击穿;
第二,从经济周期看,目前躺平的胜率大于折腾。就拿不良资产来说,任你把标的资产的价值、风险分析的再透彻,也不能确保真得能穿越周期、点石成金,毕竟,现在的哪一个风险项目不是当初认定的优质项目呢?而平台业务至少有化债政策做支撑。
第三,从业务逻辑看,平台业务依旧是最符合信托业务特点的资产管理业务。你无我有的牌照红利依然是天然的竞争优势。而在证券投资这片红海,信托想要突围真的太难了,要知道,诸如外贸、华润等头部信托的TOF管理规模也普遍都是通道业务而已。近两年来,成功迈入百亿规模的新私募基金也只有磐泽等少数两家。基本上,如果这条路要走通,至少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:1、业绩逆天;2、挖到自带资金流量的明星基金经理。而这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和激励机制下显然是不太现实的。
第四,从投入产出来看,平台业务目前最具有性价比。虽说被认为技术含量不高,但技术含量高不等于出业绩。大道至简,当前形势下,能拿到手里的才是实实在在的。
综上,不难看出,所谓的躺赢背后其实都是选择大于努力的结果。想必看到这里大家也对新一年的业务规划有了大致的想法,笔者觉得无外乎以下几点:
首先,一定要有平台业务打底。把能抓住的、能赚钱的、能“躺赚”的先抓住。确保团队的基本生存。而平台业务的关键点则可总结为:1、选好大区域,控制风险;2、做好内部协调,争取资源;3、开拓资金端,抢占额度。总之,做好平台项目的战术要点,一定是为快不破。
其次,挖掘可量产的服务信托业务。与资产管理信托业务相比,服务信托的最大优势在于“风险可控”。但劣势就是,不容易规模化,基本是拼资源,有一单没一单,特别是像大型的破产重组服务信托这种高信托报酬的项目,更是可遇而不可求。团队可以尝试发掘可批量化的服务信托业务,比如资管产品服务信托(但需要有强大的后台团队和技术赋能)、法人及非法人财富管理服务信托、家族信托等,以期能带来较为稳定的持续性业绩。
第三,适当兼顾创新型业务。虽然目前标品、不良等创新业务还未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,但却是符合信托行业长期转型趋势的。当牌照、政策红利完全褪去,我们还要保持在资管行业红海中一争高下的实力。因此,在保住生存的前提下,最好能适当兼顾这些创新业务,坚持长期主义的原则。适当兼顾不代表全力以赴。比如TOF业务,可以对现有产品线进行梳理,不再补充同质化的产品,而专注对存续项目的管理。一方面,调整底层资产配置力争更好的业绩,参与业内权威业绩奖项评比增加曝光度;另一方面,抓住有效时间窗口营销,同时积极拓展代销渠道,加大募资力度。从而,提升单个项目的募集率而非单纯的无效铺货。
最后,祝大家新的一年都能够战略性的躺、战术性的卷,箭无虚发、功不唐捐!
![](https://n.sinaimg.cn/finance/cece9e13/20240627/655959900_20240627.png)
责任编辑:张靖笛 网络股票交易平台
上一篇:杠杆资本分配线上 黑龙江:春节累计接待游客2626.3万人次 同比增长超18%
下一篇:没有了